Open Introduction
1) 耶穌在耶路撒冷過了住棚節以後,可能在猶太地的許多城鎮傳道,然後到了冬天,再回耶路撒冷過修殿節。修殿節(Hanukkah)又叫光明節,是猶太人記念兩約(新舊約)中間的時代,馬加比王朝擊退希臘人,收復並重整聖殿而定下的。它與神給以色列人的律法中的節期沒有關係。它約當陽曆十二月,非常靠近我們的聖誕節的時候。世界各地猶太人仍舊普遍紀念這一個節日。今天的經文提到,猶太人 在聖殿圍著耶穌,叫祂"明明的"告訴他們,祂究竟是不是基督(彌賽亞),不要再賣關子了。在這項質問的背後,無疑地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誠心誠意地希望知道;但還有一種則是想套耶穌的話,好以褻瀆的罪名法辦祂。
猶太人難道真不知道耶穌的身份嗎?不是主耶穌隱藏祂自己,也不是祂沒有告訴他們,問題全在於他們的不信,他們不信主所說的話,也不信主所作的事(神蹟)。
2) 猶太人要耶穌"明明的"告訴他們(24節),祂究竟是不是基督?耶穌現在真的「明明的告訴他們」:"我與父原為一"(30節)。這是個極其重大的宣告,是 代表甚麼意思呢?這裡的"一"字非常重要,希臘文原文是中性的詞,也就是說,耶穌和父神不是一個人(one person),而是在本質上(
essence or nature)的合一。 這是絕對的奧秘,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本質的合一」這句話究竟是甚麼意思;然而人人都懂得「心與心合一」的意思:耶穌與父神的合一是由於全備的愛和全備的順服而成的;祂與神合一,由於祂全然愛神,也完全順服神的命令。
為什麼耶穌不乾脆直說:「我就是基督」就好了,卻要說:"我與父原為一"呢?因為耶穌知道人心中最深的意念,當猶太人問:「你 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其實他們心裏想的是:我們一直在等候彌賽亞,等候祂來打倒羅馬政權,使我們恢復原來的權利與地位;你若是那彌賽亞,就明明 的告訴我們吧。所以耶穌不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祂的回答遠超過他們所想的,不但涵蓋了
彌賽亞職分的思想,更且糾正他們一廂情願的對彌賽亞的錯覺,而聲明祂在本質上與神是一致的。
Study Guidelines
一。耶穌的羊(10:22-29)
Q1 思考:猶太人早已經問了耶穌多次是不是基督,為什麼他們還要再問 (24節)?他們究竟以什么心态来问耶穌这个问题?
注意耶穌曾對那些人明說過祂是基督(參考 約翰福音8:24,4:25-26,9:36-37)?這算不算是「明明的告訴他們」?
Q2 耶穌在這裏如何回答猶太人?祂有沒有「明明的告訴」他們,祂就是彌賽亞 (參25節)?耶穌為什麼這樣回答 (參26-27節)?
耶穌說屬祂的羊會做什麼事 (27節)?祂給祂的羊什麼應許 (28-29節)?
Q3 你是屬耶穌的羊嗎?你聽見/認得牧人的聲音嗎?
耶穌在28、29節兩次強調「誰也不能把我的羊奪去」,這番話對你有何意義?你看了後是何感覺?你打算如何回應耶穌的話?
二。與父為一(10:30-42)
Q4 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30節) 如何解释这句话?
思考:耶穌為什麼不直接說:「我就是基督(彌賽亞)」就好了,卻說:「我與父原為一」呢?
Q5 面對懷著敵意的猶太人,耶穌提醒他們那三件事?(參32, 34-36, 37-38節)
如何理解 34-35节中耶稣所说的话? (詩篇八十二篇第六節: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
Q6 - 耶穌邀請猶太人根據祂所行的事來考驗祂。我敢邀請一個非信徒來評論我的作為嗎?若不敢,為什麼?
反思:我能經得起別人的考驗嗎?我在世上是個稱職的神的代表嗎?我的言語行為、心思意念都能使天父得榮耀嗎?
Q7 - 施洗約翰指著耶穌說的話、為耶穌所作的見證有那些?(參馬太福音3:1,11-12;約翰福音3:28,34-36)
反省:施洗約翰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我是否也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