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第廿一章的補添,本身是件不尋常的事,不但如此,當中的許多細節,同樣是很不尋常的。事隔約六十年,當中的人物也已過世許久(起碼有二、三十年之 久),老約翰還特別把它們記下,想必這些事對他一定有不尋常的意義。我們在讀這段經文時,必須代入第一代使徒的心境來思想和感受,也許可以隱約明白它們的 含義,以及這些事件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先看一件不尋常之處—『地點』:「在提比哩亞海(加利利海)邊」(1節)。眾所周知,耶穌基督是在耶路撒冷受死、埋葬和復活的,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祂第一、二次向門徒顯現都是在耶路撒冷 (參20:19-23,26-29)。但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說:「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馬太福音26:32)。耶穌復活後,天使告訴來到耶穌墳墓的婦女說:「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從死裏復活了,並且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裏你們要見他」(馬太福音28:7),接著復活的主又親自對這些婦女說:「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裏必見我」 (馬太福音28:10)。主耶穌為什麼要祂的門徒們跑到一百公里之外的提比哩亞海邊呢?祂為什麼要選擇加利利這個地方,再次向門徒顯現呢?
Guidelines
海邊顯現
- 這些門徒為什麼從猶太地回到加利利地?與天使和耶穌的吩咐有沒有關係(馬太福音28:7,10; 馬可福音16:7)?
- 正在等候主的時候,為什麼這些門徒會想到去打漁?
- 這些門徒的本業是漁夫,為什麼他們會打不到魚呢?
思考:耶穌為什麼要等到門徒們「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3節)才現身呢?
反思:當主要我們等候祂時,你覺得,主希望我們做些什麼來等候祂?
主為什麼要我們「等候祂」?你有等候主的經驗嗎?等候主時你都做些什麼?「等候主」對你有什麼意義?
似曾相識
- 門徒打不到魚的情形,好像似曾相識,以前也發生過,還記得在那裏嗎(路加福音5:1-10)?這兩件事有何相似處?
- 主耶穌這個捕魚神蹟與以前的那個神蹟類似(參路加福音5:1-10)?那個神蹟對彼得、雅各、約翰有何重要性(或指標性)?
- 彼得跳下水游到耶穌那裏去(7節) 這情景與以前耶穌/門徒同在時的那一幕類似 (參馬太福音14:24-30)?
- 耶穌預備早餐的材料那裏來的(9節)?這與祂行過的那個神蹟類似 (參馬太福音14:17-21)?
- 思考:從前面幾個題目列出這麼多「似曾相識」的情境,你看得出主耶穌安排這個場景與門徒見面的用意是什麼嗎?
反思:你還記得當初耶穌所給你的呼召嗎?約翰能從那呼召中被提醒,主耶穌今天有沒有也在給你這種提醒呢?
從門徒的勞碌無功、耶穌的神蹟、預備早餐等事,你學到什麼功課?
“水深之处” - Deep Dive (read only if you dare to dive deep)
我們先來看看這一群人,他們的情況如何呢?讓我們設身處地想想:盡管復活的主三番兩次地顯現在他們面前,但十字架的悲劇和他們的失敗表現,卻仍緊緊 揪著他們的心,又怎能立刻就一筆勾銷?不錯,他們的主是復活了、得勝了,但這與門徒何干?門徒中稍有良心的,都問心有愧:「主是復活了、得勝了,但在主受 苦受難的時候,我們作過什麼呢?在最後晚餐爭論誰為大?在客西馬尼園呼呼入睡?主被捕時棄主逃命?三次不認主?躲在樓房上怕得要死?...... 連作猶太議士的約瑟和尼哥底母都比我們勇敢,因為他們去領主的遺體;就連弱質纖纖的婦女都比我們愛主,第一時間去到主的墳墓......」 主耶穌的復活雖令人驚喜,但卻更深刻、更不留餘地地反映出門徒的一敗塗地和一無是處。
現在,他們照著主的吩咐到了加利利,然而,他們到了加利利後,卻未得到進一步的指示。他們本已問心有愧,不知該如何面對復活的主,該如何向祂解釋自己的臨陣脫逃和棄主求生;此時,他們在加利利等待,但始終不見主的踪影,看似無邊等待的情況,更使他們的心情雪上加霜。他們心裏隱隱地覺得,沒有希望了。「罷了,不如歸去!」這是一個極度愧疚和自責的人,最常採取的方式,把一切的不如意都拋棄,重新回到最熟悉的事物上面尋求寄託。
於是彼得無奈地說:「我打魚去」,其他門徒也附和說:「我們也和你同去」(3節),他們口中說的是「打魚去」,其實反映的卻是『自暴自棄』的心理:「算了吧,一切都完了,就當結束了,把所有發生過的事都拋諸腦後,重新再來吧!」他們沒有安息,而想要以最熟悉的工作求得解脫,可是他們並沒有得著解脫;相反的,他們產生了另一種新的煩躁,因為他們一事無成 (3節)。
他們這種變相逃避的方式,並不能為他們帶來任何好處,因為主不在當中 (參詩篇16:2; 約翰福音15:5)。當然,我們也知道,到天一亮,主耶穌就出現了 (4節)。主沒有遲到,也沒有離開,祂自始至終都在這裡。但為甚麼?為甚麼是加利利?為甚麼遲遲不出現,直到門徒集體自暴自棄?這是因為,主耶穌要給門徒們一個永誌不忘的「集體回憶」,以挽回並堅固這群門徒。
這
一群屬於主的人,代表著歷代以來的基督徒,他們曾經跟隨主,卻是那樣的沒有安息,因不明白他們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當失敗跌倒時,會因而內疚,甚至自暴自棄——主一定是不再要我,不再聽我的禱告,且遠離我了。但聖經告訴我們:「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 (4節),門徒想以行動求得解脫,卻是一再的失望,他們整夜打不著魚,但主並沒有忘記他們,祂一直站在岸邊看著門徒。同理我們可以想像,當門徒們在加利利 等待,心靈經歷愧疚痛苦之時,主也一定沒有離開他們,雖然祂沒有立刻向他們顯現,但祂那充滿愛的眼睛一直看著他們。祂知道他們裡面的孤單、自責、痛苦和憂 傷。
主耶穌在加利利的顯現,對門徒來說,有雙重的意義。一則是帶領他們回憶過去與祂的相識與共事的深刻經歷,為的是堅固他們的信心,確知這三年以來與主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不是一場幻夢。耶穌基督降生為人,實實在在地活在他們中間,比一切都更加真實。再者,這次顯現的本身,又成為一個更大更美的承諾——宣示主耶穌永遠信守諾言,祂絕不會忘記我們,也不會撇下我們。祂約了門徒在加利利,就是加利利;門徒看不見祂,但祂的眼目卻從未離開他們;門徒沒有任何收穫,祂成為他們的供應。我們的主絕不善忘,祂甚至會極其細緻地帶領我們進入與祂同在的美好回憶當中,以此激勵我們。善忘的只可能是我們。這個美麗的故事,足以鼓勵我們堅信到底。
親愛的弟兄姊妹,假若你曾與主有過美好的經歷,但因著世界的吸引、生活的艱難、肢體的軟弱,而把起初的愛心都丟棄了。你可 能也難免像門徒那樣回頭打魚去,把主從你的生活中淡出,對主不再有熱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的主最了解我們的軟弱,祂今天要向你顯現,藉著愛來呼召你 ——回轉吧!你只要不是真的想忘記主,恩慈的主總會「千方百計」地讓你記得祂,或說記得祂永遠記得你——像祂相約門徒到加利利一樣。你願意回應主的呼召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