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事件
|
馬太
|
馬可
|
路加
|
約翰
|
耶穌被釘上十字架
|
27:32-44
|
15:21-32
|
23:26-43
|
19:17-27
|
事件 细节
- 耶穌背十字架 -馬太福音27:32; 馬可福音15:21; 路加福音23:26; 約翰福音19:17a
- 耶穌預言耶路撒冷將有大災難 -路加福音23:27-32
- 耶穌被釘十字架 -馬太福音27:33-38; 馬可福音15:22-28; 路加福音23:33-34; 38; 約翰福音19:17b-24
- 耶穌被眾人譏誚 -馬太福音27:39-44; 馬可福音15:29-32; 路加福音23:35-37
- 十架七言 (1) - 路加福音 23:34 -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 十架七言 (2) - 路加福音 23: 43 -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
- 十架七言 (3) - 約翰福音 19:26-27 - 「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
- 十字架下的门徒 -馬太福音27:55-56;馬可福音15:40-41
Sample questions –
1。彼拉多在牌子上寫「猶太人的王」有何用意?
彼拉多為何用三種文字寫這牌子?他或許不明白其中的真義,但是無意中他所寫的卻是絕對真理,為什麼?
2.你可曾想過:罪是你我這罪人犯的,惡是你我這惡人作的。但是,為什麼罪惡的刑罰──地獄的苦難──竟落在主耶穌基督身上呢?
谁當為耶穌的死負責?羅馬兵丁?猶太公會?你,我呢?
若你已領受主耶穌救贖的恩典,你要如何回應主的愛?
3.耶穌有肉身的兄弟,馬利亞還有其他兒子,為什麼耶穌只把母親交托給祂的門徒呢?
這是主耶穌在十架上所說的第三句話。這話是否令 你感動呢?你是否能體會主的愛呢?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吩咐,如何提醒我們当彼此相顧、彼此相愛?
祂在十字架上都還顧念著人的需要,現在祂已回到了天上的寶座,你相信他还會顧念我們嗎?这点如何安慰鼓励你每日的天路历程。
“水深之处” - Deep Dive (read only if you dare to dive deep)
當時彼拉多使用希伯來、羅馬(拉丁)、希臘等三種文字,在牌子上寫著:「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約翰福音19:20)。希伯來文是給本地猶太人看的;羅馬文是官方文字,給羅馬人看的;希臘文則是給外國人、以及從外地來的猶太人看的。意思就是將主耶 穌被控告的罪名昭告天下,讓所有的人都知道。當然,他也有私心——羅馬皇帝日後若要追究此事,彼拉多也可拿這罪狀來文飾自己誤判之過。然而,在這事的背後 卻顯示出,主耶穌不僅是猶太人的王,也是羅馬人的王,更是希臘人的王。「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這面牌子,原本帶有諷刺的意味在。因為一個君王,在眾 目睽睽之下,被剝光衣服,同時釘在十字架上,這像什麼君王的樣子?但彼拉多的諷刺之舉,卻剛好應驗了主耶穌是「普天之下,萬民之王」的事實。
但這只是當事者自以為的智慧,這種反諷羞辱的作為,從神的眼光來看,其實是愚拙無比的 (參哥林多前書1:20)。就在那個黑暗的下午,看見這面牌子的人,或許依然不明白其中的真義,但是其上所寫的卻是絕對的真理。因為主耶穌是勝利的君王,祂的死亡與復活,使神永恆的國度與權柄,就這樣在地面上被建立起來。數千年來,主耶穌不僅是猶太人的王、羅馬人的王、希臘人的王,甚至是全人類的王。彼拉多和猶太領袖的反諷,卻無意描述了不折不扣的真理!
耶穌給人看見的神是犧牲的愛。愛是甘心受害,吸收了苦難。十字架重新定義了神——祂是一位為了「愛」的緣故,而甘心放棄權能,為人受苦的神。我們不能完全明白十字架的奧祕,但十字架卻給我們帶來安慰。特別對那些遭受苦難的人來說,耶穌被釘十字架對他們的受苦極具意義,他們因此能夠說:「至少因為耶穌,神了解我的感受如何。」你可曾想過:罪是你我這罪人犯的,惡是你我這惡人作的。但是,為什麼罪惡的刑罰──地獄的苦難──竟落在主耶穌基督身上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就是「無條件的愛」,這就是「恩典」。釘死耶穌基督的,豈是羅馬兵丁?又豈是猶太公會呢?實在是你我的『罪』把祂釘死了——我們才是當為耶穌的死負責的人!耶穌從天上降下來,叫你我能夠升上天去;祂受了罪人的頂撞,叫你我能得神的悅納;祂暫時被神離棄,叫你我能永遠與神和好;祂死在十字架上,叫你我能永活在天上。還有什麼愛比這個更大呢?
深願你我一同懷著敬虔感恩的心,來到十字架前,同做這個禱告:主啊,乃是因我的罪,袮才受到這種待遇,袮若非愛我,又何必受十架的苦難?袮為我死,求袮幫助我能為袮而活。親愛的主,願袮牽我的手,與袮同走十字架的路,使我能榮耀袮!奉主的名,阿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