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8

GPCCC Faith Fellowship - 2012-04-20 - 约翰福音12:1-11 - 香膏膏主


香膏膏主 ——  约翰福音12:1-11
(平行经文—— 馬太福音26:6-13; 馬可福音14:3-9)

上文—— 耶穌叫拉撒路復活的神蹟是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受死之前最後一個公開的神蹟。这个神蹟是指向耶穌自己的復活,就是耶穌一生所行最大的神蹟。

特別注意大祭司該亞法的話:「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 (1150)——在所有的記載中,沒有一樣比他說的話更詭詐可惡!他不願直接明白表達他的意思,卻以漂亮的詞句掩飾他那卑鄙的意念。可是請注意使徒約翰加進來的偉大註解,這句話按該亞法的觀點而論,是如何的罪深惡極;但按另一個角度而言,卻是光芒與美麗四射。約翰說該亞法所說的是他所不懂的,也超過他所盼望的:「『他這話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預言耶穌將要替這一國死。也不但替這一國死,並要將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歸一」(1151-52)。該亞法所說的,本是一句最卑鄙的話,但是這一句最可惡的話,卻被神掌握,把它扭轉成為一個給與這將亡世界的福音與盼望!連該亞法自己都不自覺的是,神透過他說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關乎神的兒子「代罪而死」的預言。

承接今天要查考的经文 —— 我们来看一个动人的故事:馬利亞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 (馬太福音 267)。馬利亞從玉瓶裏,倒出香膏來,傾倒在耶穌的頭上,也抹在祂的腳上 (約翰福音12:3)。馬利亞的膏抹,正彰顯了耶穌的彌賽亞的身份 (「彌賽亞」原義即「受膏者」)。她拿的是一瓶至貴的真哪達香膏,甚為昂貴,約等於一個工人一年的薪資。玉瓶打破,香膏流出之後便不能再作其他用途,難怪門徒們會覺得可惜。結果不止猶大批評她 (約翰福音12:4),全體門徒也都議論紛紛說,何用如此枉費呢 (馬太福音 268-9)?顯然門徒們看不到這件事的價值。

有些事—特別是「愛」,是無法用價值來衡量,因為那是無價的。在此之前,從未有任何人,曾像馬利亞那樣摸著耶穌的心。門徒們常聽耶穌的教導訓誨,但馬利亞卻看到耶穌的心。也許她不能完全明白十字架的真義,但她能體會主耶穌所將要面對的苦難和死亡的陰影是何等巨大。馬利亞是個有心人,別人只看見自己的需要,但馬利亞卻看見在十字架苦難之前的這一刻,主耶穌真正的需要,並且主的需要極大,比任何人的需要更大。她願為主的需要,獻上自己最珍貴的哪噠香膏,毫無保留。


guidelines:
一,馬利亞用香膏膏主           
               
1.「膏抹」在當時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2. 綜合觀察四福音,香膏膏主的場景發生在誰的家裏?(馬太福音26:6) 以香膏膏主的女人是誰?(約翰福音12:3)

你能形容這瓶香膏有多貴重嗎?

3. 思考:馬利亞為什麼要用香膏來膏主?馬利亞所做的是浪費嗎?請默想清楚,並提出令人信服 (不要空洞) 的理由。

仔細讀馬可福音14:1-5,那裏特地說馬利亞「打破玉瓶」,這代表什麼意義?它對我們的提醒是什麼?

從馬利亞香膏膏主的舉動,如何看到她的「信心」? 你從馬利亞身上學到什麼功課?

4. 我如果要用一年的薪金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我會做什麼?為什麼?
我的「真哪達香膏」是什麼?我願不願意將它為主獻上?

. 拉撒路的見證

5. 拉撒路有什麼見證? 聖經沒有記載任何拉撒路為主作過任何事、說過任何話,可是他的見證卻震撼人心。他的影響力從何而來?

6. 祭司長是誰?為什麼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7. 反思:我有沒有表現出「復活的生命」?別人可以從我的身上看到見證而信主嗎?我如何能夠讓主使用,成為祂的見證呢?



你曾否想過,為什麼馬利亞能看到耶穌的心呢 (路加福音10:38-40)?為什麼我看不到耶穌的心呢?我在不在乎看到主的心呢?我願不願意也向主作個「有心人」呢?馬利亞獻上她最好的香膏,她也毫無保留的獻上,她更是在最好的時機獻上的。

有的事情我們隨時都可以做,有的事我們只能做一次,一旦失去機會,就永遠錯失良機。你有沒有想過,能夠读到这段经文,也是主給我們的機會,祂用今天的信息向我們呼喚,要我們回應祂的愛,祂也在期待我們對祂的愛。馬利亞掌握了機會,我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