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Introduction
耶稣开始了他在地上的最后一周:骑着驴驹,踏着棕树枝,在群众迎接君王式的欢呼声中进入耶路撒冷。耶穌在世上一直拒絕眾人公開擁他為王,但在此逾越節前五天,他公開的將自己,以彌賽亞君王的身分,呈現給以色列人,接受眾人的歡呼。但是眾人卻不能明瞭,他其實也公開的將自己,以逾越節羊羔的身分(出12:3-6),呈現給世人,成為眾人永遠注目的救主。耶稣选择了一个所有以色列人都聚集的时间,一个群众都能看见他的地方,一个清晰的方法,去宣告他的使命和弥赛亚的身分。棕树主日就是庆祝耶稣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日子。
Thanks for Broher Qiu Ji for providing the guideline.
约翰福音12:12-26
一,耶穌光荣进入圣城 - 我们当注目,称颂耶稣,因他是和平之君,是彌賽亞,是我們的救主。
1. 耶稣怎样进耶路撒冷的?(可11:1-6,亚9:9)
2. 众人对耶稣进耶路撒冷有何反应? (利23:40, 启7:9-12, 诗篇118:22-29)为什么?
3. “和散那”是什么意思? (太21:9)“耶稣”是什么意思?
4. 门徒不明白什么?什么时候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约14:26, 16:13)(约15:26, 16:7)
二,耶稣解开神的能力的奥秘 - 象麦子一样出死入生;我们当舍己,跟随主脚踪。
5. 怎么理解麦子的比喻?
6. 怎么理解“恨恶自己生命”?(太16:24-26)(加2:19-20,6:14)
7. 什么是服事主耶稣?(太25:31-46)
8. 你对自己的生命是什么态度?
9. 神迹在你信仰中的作用?
Conclusion
麦种要埋在地里死了,才能长成麦子,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的舍身也正是这个道理。耶稣藉着死亡,为我们偿还罪债,也彰显了胜过死亡的权柄,他的复活证明他拥有永生。耶稣是神,所以能够把永生赐给所有相信他的人。
“恨 恶自己生命”的意思是相对于委身基督、为主而活而言,并非表示我们渴求死亡,或者损害自己的生命;但是假若死亡可以荣耀神,我们应该愿意为他而死。我们必 须放弃自私的态度,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把以往热切追求的利益、安全感和喜好放弃,才可以全心全意地事奉神。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给基督管理,我们就会有永 恒的生命和真实的喜乐。
[A pray that we can follow after finishing the study of these verses: ]
主啊,幫助我們作個以袮為中心生活的人,放棄自我熱切追求的利益、安全感與喜好,得以全心全意來事奉袮。求袮掌 管我們的生命,像一粒麥子般,使它結出許多子粒來!主啊,求袮引導我們,走袮那條卑微、捨己、僕人的道路,一生服事人。有時我們會軟弱彷徨,求主加添力 量,伴隨我們,領我們走。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恨 恶自己生命”的意思是相对于委身基督、为主而活而言,并非表示我们渴求死亡,或者损害自己的生命;但是假若死亡可以荣耀神,我们应该愿意为他而死。我们必 须放弃自私的态度,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把以往热切追求的利益、安全感和喜好放弃,才可以全心全意地事奉神。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给基督管理,我们就会有永 恒的生命和真实的喜乐。
[A pray that we can follow after finishing the study of these verses: ]
主啊,幫助我們作個以袮為中心生活的人,放棄自我熱切追求的利益、安全感與喜好,得以全心全意來事奉袮。求袮掌 管我們的生命,像一粒麥子般,使它結出許多子粒來!主啊,求袮引導我們,走袮那條卑微、捨己、僕人的道路,一生服事人。有時我們會軟弱彷徨,求主加添力 量,伴隨我們,領我們走。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Dive Deep (深度阅读与思考)
-- below is quoted from online article; please read only if
you dare to dive deep into God's Word.
發人深省地,耶穌在世上的最後一週,竟然選擇在一群外邦人(希臘人)面前正式宣告「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耶穌竟然是在外邦人尋道的時候,才揭開神的能力的奧秘,這奧秘就是:「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4節)。那隱藏在麥粒裏面的一切內容蕴含着何等大的生命爆炸力!耶穌乃是說:這些人這時候沒辦法真正看見我;但有一天人們要看見我。那乃是我進入死亡又從其中出來的結果,又是我在歷代以來被一直傳遞下去的結果;經過死亡進入生命!耶穌所要作的事,是人間沒有人作得到的——耶穌竟可拿死亡來換取更豐盛的生命!得 勝不是靠著武力與爭鬥,卻要藉著犧牲和死亡?這是有罪與有限的人類所無法理解與接受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人類文明的法則,犧牲和死亡從來只是弱者的代 號、失敗者的標籤。耶穌一生似乎建樹不大,傳了三年半福音,能陪祂走到最後的人沒有幾個,許多人始終不信,而且他們還要致祂於死地。對人們來說,祂的死是 失敗和羞辱;但對耶穌來說,卻是榮耀的開展。除非我們把價值觀念也倒轉過來,以十字架的異象代替武力的征服,否則便不可能了解主耶穌這「一粒麥子」比喻的含意:死不是終結,出死才入生,神的大能就是這樣爆發出來。
麥
子的價值不在它本身,乃在於犧牲、落地、死亡之後,所結出許許多多的子粒。我們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也是如此。耶穌的意思並不表示我們要渴求死亡、或者損傷自 己的生命。但是如果死亡可以榮耀神,我們可以為祂而死。我們必須學習放棄小信自私的態度,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放棄以往熱烈追求自我的享受和滿足等作為,而 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給基督耶穌管理。在人生中所遭遇的困難、挫折、委屈、辛酸,都是神給我們的機會,讓我們可以把自己種下去,再結出許多子粒來。假若我們遭 遇的每一件事,都把你我的意念置於死地,我們若是能與主一樣有屬靈眼光的話,這些惡劣環境豈不就是叫我們學習「一粒麥子」的犧牲捨己、結子粒的功課,使主得榮耀的機會嗎?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在生命中所經歷的十字架,不是叫我們覺得受委屈,乃是叫我們確認,這是人子得榮耀的時候。求主幫助我們,能照祂的榜樣去作!
-----------------------
延續「一粒麥子」的主題,耶穌繼續說明另一個真理:「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為 什麼主耶穌講完了麥子落在地裡死了的信息之後,就說這段話呢?很明顯的,主耶穌要指示我們一條服事祂的途徑,就是像祂那樣,落在地裡死了而結出許多子粒 來。祂是一粒麥子,經十字架而使千萬靈魂得拯救,又成為歷代以來千萬人生命之糧。要服事祂的人,也必須經十字架而進入榮耀,藉著與祂同死,才能“突破”一 切舊生命的“硬殼”,使那原本已種在心田裡的新生命長大強壯,結出許多的子粒來。
跟隨耶穌的 腳蹤行沒有艱難嗎?當然艱難,不然耶穌怎會說它是「窄門」 (路加福音13:22-30) 呢? 今日我們的危機是太舒服了,因此對於犧牲、奉獻、捨己、死亡等「一粒麥子」的真理,許多人聽了之後,內心裡很容易就啟動一層自我防衛機制,不是淡化處之, 就是有意無意漠視。因為這個真理聽起來太沉重了,不是我們所能夠輕易承受的。但是耶穌還是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不但如此,祂更明確指出:「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
我 們的“老我”,使我們只想滿足自己的需要,於是我們會常這樣問:「我痛苦的時候,神在哪裡呢?」答案卻在另外一個問題之中:「當人痛苦的時候,我在哪裡 呢?」這就是耶穌的教導,也是耶穌的要求。耶穌知道這世界就是有貧窮、飢餓、疾病及災難,這世界悲哀的光景並不會令祂吃驚,祂已經預備了計畫來對付,祂的 計劃就是:「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祂將這些問題交給那些將來要與祂同享榮耀的一群人,祂的昇天,好將空位交給我們。末了,主耶穌給我們一句獎勵性的應許:「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人都喜歡受尊重而不願被輕視,如果受平凡人尊重尚且歡喜,得那萬有之主的父神的尊重,那喜樂與榮耀將會多大呢!如果每一個基督徒,都按照耶穌的教訓對待貧窮疾病和有需要的人,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藉著服事他們,我們服事耶穌。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耶穌在那裏,你也在那裏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